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大区赛圆满落幕

 人民日报海外网德国频道2015年4月27日慕尼黑电,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大区赛决赛于2015年4月25日在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圆满落幕。由全德各孔子学院和各大学汉学系推荐的15名大学生选手参加了本次决赛。本次比赛由孔子学院总部和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主办,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承办。

比赛主办方和评委在赛前合影留念。

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杭柱教授致欢迎词。

教育处公使衔参赞董琦教授在致辞中向来宾们介绍了近年来汉语推广在德国取得的良好成绩,并指出,这一成绩的取得与两国在政治上的互信和经济上的紧密联系是分不开的。中德关系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两国领导人去年的三次互访全面促进了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2013/14中德语言年也极大地推动了两国青少年学习对方语言的热潮。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全德有304所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其中有70所中学将汉语设为选修课或者毕业会考科目,全德学习汉语的在校中小学生已经达到1万人。全德国设有15家孔子学院,25所大学建有汉学系并设置约50个汉学教席,自2009年起开设汉语示范专业,在汉学系注册的学生已超过3000人。目前,全德有3万多人正在学习汉语。

气场十足的双语主持为比赛增色不少。男主持倪克曾是2013年“汉语桥”的德国总冠军。

来自法兰克福孔子学院的柏有为以一曲手风琴自拉自唱《时间都去哪了》击中了现场观众的泪点,大屏幕上方滚动的他本人从小到大和他父母的照片,浓浓地诠释了家庭的温暖和亲情。这个立志要当一名驻华外交官的大学生,在《我和月饼的那些事儿》的演讲中,展示了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热爱,最终获得三等奖。

在德国出生和长大的德国籍越南女孩刘芳仪讲述了她在台湾游学时被当作本地人所遭遇的趣事,而深情款款的配乐诗朗诵《雪花的快乐》真的会让人误以为她就是一个道地的中国女孩。她同样获得了三等奖。

韩国姑娘金规理从被妈妈逼着学汉语,到自己主动选择汉学专业,完成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蜕变。《月亮代表我的心》和《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混搭串烧,经她自弹自唱而演绎出浓浓的中国味道。金规理获得本次比赛二等奖,她将获得赴华观摩“汉语桥”全球总决赛的资格。

来自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的俄罗斯女孩白玉莲,酷爱中国古诗词,在她讲述的中国游记里边,串联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千古名句。她对汉语的娴熟运用使她获得了本次比赛的一等奖。

慕尼黑孔院选送的周晓安,以《温故而知新》的演讲题目告诉我们,世界要走向和平和发展,完全可以从中国先贤的典籍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学究气十足的他,以一曲声情并茂的自弹自唱《因为爱情》展示了他“文艺范儿”的另一面。

18岁的物理系大一学生郭楚韵讲述了她在成都给两个中国孩子教英语和钢琴的故事,故事虽然很普通,普通得宛若邻家女孩在和你聊天,但正是这波澜不惊的娓娓道来展示了她对汉语的运用自如。才艺展示中的一曲《我的歌声里》,宛若原唱者曲婉婷附体,征服了全场的观众,获得一等奖。

 

本次比赛的评委会由7名成员组成,评委会主席由驻德大使夫人徐静华教授担任,这是她继去年“汉语桥”比赛之后第二次担任评委会主席。她对选手们在本次比赛中的出色表现作了精彩点评。

徐静华教授(左一)为获得一等奖的白玉莲(左二)、周晓安(左三)、郭楚韵(左四)颁奖。他们将代表德国赴华参加“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全球决赛。

 

比赛包括演讲、知识问答和才艺展示三个环节。本届比赛较之往年特色明显,一是选手的专业更加多元化,不局限于汉学;二是几乎所有选手都去过中国,许多选手在演讲中讲述的也都是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如:和中国邻居的故事,学汉语的趣事等;三是才艺展示环节除了传统的自弹自唱、诗歌朗诵、乐器弹奏等艺术表现形式外,还有剪纸、扎针灸、皮影戏、单口相声等极富中国特色的高难度技能。这都显示出中德两国青少年的交流在向纵深方向发展。

最后,全体参赛选手拍了一张全家福。

 

本次比赛由海南航空、中国银行、开元基金、巴伐利亚对华高教中心、袁氏进出口贸易公司等赞助,纽伦堡市教育总署、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和纽伦堡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支持,德国各孔子学院协办。

 

联系我们

地址:KaiYuan Information & Business GmbH

Kaiyuan Fund

Schwanthalerstr. 75a

80336 Muenchen

Email:fund@kaiyuan.de

Tel:089-63899555 29